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美文同人>灼日之矢> 第153章 巴黎餐厅小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章 巴黎餐厅小聚(1 / 2)

这位毛邦初,可不是一般人,他不仅是常委员长老乡浙江奉化人,不仅是黄埔军校三期生,他还是笕桥航校最早的奠基者与拓荒牛之一,航校第一任校长,肥仔在航校时,经常还能听到人念叨他的名字。

此外,最重要的,委员长前妻姓毛,而毛厅长,就是毛女士的亲侄儿,地位特殊。绝对是果府空军数得着的一号人物。

肥仔不禁看了毛厅长一眼,又看了一眼胡汉贤,胡汉贤朝他平静地笑笑,给了个:“镇定,回头再说。”的眼色。

……

汉莎的人不认识沙茨基这位荷兰设计师,可沙茨基公司的人,就没人不认识汉莎航空这身制服的,这可是在整个欧洲都排名前列的大客户。这一下,沙茨基着看几个和汉莎高层谈笑风生的华夏面孔,都连带觉得高大上了很多。

不消说,老沙立刻拿出了加倍的热情来欢迎这些财大气粗的大爷们。连旁边展位的,都厚着脸皮一个个跑来递名片打招呼。哪怕混个脸熟也是大赚特赚了。

在航展里逛散的几拨人,也陆陆续续在荷兰展厅这里聚齐了,施密特艾格森见大家航展看得差不多,人也累了饿了,一声吆喝,率队离开大皇宫。

这是欧洲的地盘,汉莎算是半个主场,毛厅长又是难得的重要客人,于是施密特艾格森抢着做了东道主,招待几位远道而来的宾客,一行人找了个餐厅,坐下边吃边聊起来。

人齐了,灯光明亮的饭厅一片热闹,

施密特举杯:“来来来,愿华夏和德国友谊越来越深厚,愿汉莎和华夏的合作长长久久,愿欧亚航空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大家齐声应和,把酒言欢,一开始,陌生人之间还有些放不开,等喝了点酒一个个就争先恐后大侃特侃起来,

都是航空业人士,话题自然围绕着这次航展。

采购总监艾格森先感叹道:“飞机速度发展得太快了,两年前(1934年)法国航展,我也很关注,那年被誉为“进入300公里每小时的一年”,而两年后(1936年)的本次航展,我认为,很可能将会代表“人类飞机400公里每小时的一年。”飞机飞得更快了。”

毛厅长也非常赞同他的意见,说:“尤其在军用飞机领域,我看将来达不到400公里每小时的军机,除了运输机侦察机这些特殊用途的,其他过不了多久,就要被遗弃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施密特博士本身是个结构材料专家,他的关注点主要也在这上面:“三十年代初期,金属材料开始成为飞机制造的材料,随之而生的便是单翼飞机和金属机身。不过当时人们还不太相信单翼飞机的安全性,所以在两年的航展中,单翼机和双翼机各自占领半壁江山。

但这才过了两年,金属铝材料的大规模的应用,大大增加了机翼强度,为单翼机的发展扫清了障碍。而在单翼机与双翼机的航空竞赛中,单翼机的速度和操控性能优势明显。

今年这次航展,基本上已经变成单翼飞机金属机身独领风骚了。虽然木头机身还不时可见,但双翼机寥寥可数。所以我认为,人类航空自此将走向金属单翼机时代。这就是机舱制造和材料的伟大进步。”

对这一点大家纷纷赞同,参观了航展的老白也很兴奋,难得地主动发表意见说:“在发动机领域,以牺牲水冷发动机为代价,风冷发动机也是越来越多了。

我看到很多早年致力于研发水冷系统的公司,都推出了风冷发动机,几乎所有发动机都采用了星型设计。几乎所有的高功率发动机都配备了涡轮增压;大多数都采用了机械控制系统代替手动。

我想说的是,速度的快速提升是一个表面,,这次绝大部分参展飞机都展现出显着的技术提升:材料升级,功率增强、支承面减小、工艺更为精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