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二在这份重新被点燃的热情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份被人寄予厚望的感觉,虽让他有些不适应,但更多的是激励。
“好了,听我继续,大家先别插嘴,等我把话说完,咱们再一起商议,怎么样?”
得到村民们的点头首肯后,张老二深入浅出地展开了他的规划。
“首要的是,大家现有的宅基地和农田,为了统一规划,村子暂时需要收回管理。”
此言一出,几欲提出反对的声音被邻座的村民及时劝阻,最终咽回了肚子里。
“新屋将采用整齐划一、独门独院的形式建造,并由各位根据原有的宅基地面积自主选择。若面积不足,村中有多余田地予以补足;超了,自然要用自家田地抵充。至于价格是否公允,我想大家自有判断。”
“而东面的田地,将与新增部分合并,重新丈量后,按家庭人数重新公平分配。”
“至于东北角,我的设想是建一所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由于规模尚未确定,预留的土地不能过小,同时要避开西南侧的不利地形。”
“西北方向,挨着洪沟村的小山丘下,打算开办砖瓦厂,既供应我们所需,也能对外销售盈利。西南面考虑发展为商业区,以繁荣经济。好,大家有什么疑问,尽管提出来,我尽量解答。”
张老二的一席话落下,村民们立刻炸开了锅,讨论声此起彼伏。
郭老见状,连忙站出来维护秩序:“一个个来,别急,别急!”
“那建房的钱,我们需要出吗?”
有人迫不及待地提问。
“自是需要,没有资金哪来的新居。但是——”张老二特意拉长了音调,引得众人屏息以待,“费用绝不会超出大家的承受能力,保证不会让任何一家因此陷入困境。具体的分摊方案,稍后详细解释。”
听到成本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一些人面露喜色,以为能够轻松承担;另一些人则保持着谨慎的态度,静待后续说明。
“那学校呢?我家孩子能负担得起学费吗?会不会像镇上私塾那样昂贵?”
一位村民担忧地问道。
张老二胸有成竹地答道:“西头那片预留地,正是为商业发展预留的。目的就是为大伙开辟更多生财之道。譬如即将启动的砖瓦厂,不仅能解决村内需求,剩余的还能外销,所得利润归村子公有,用于建校或手艺工坊,进一步拓宽收入来源。工厂运作需要人力,这样一来,大伙就无需远赴县城打零工,在家附近就能找到工作。赚来的钱,自然能解决孩子的教育开支。学费问题,我承诺,一定让大家负担得起,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这一番肺腑之言,如同一股暖阳照进了每位村民的心田。
齐凯一听有建学堂的计划,心中早已蠢蠢欲动。
他那个十来岁的儿子,曾被送到镇上私塾,却因为路途遥远,没几天便哭闹着再也不愿去。
如果学堂建在家门口,这次孩子应该不会有意见了吧?
“村长,学堂里会有教书的先生吗?要不,您来教吧?”
有村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
周边稍有学问的先生,也就镇上的童生而已,要想找个秀才级别的私塾,得进城才行。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