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126shu
大散关地处险要,扼陕川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从散关出兵,趁项羽不备,一举占领了关中要地。
而在三国的历史中,身处咽喉要塞的散关更是战事迭起,烽火如荼,曹操征汉中张鲁就是从这里进兵。诸葛亮北伐之时也曾经从散关出兵,直叩陈仓,后来为曹魏大将曹真与郝昭联袂阻挡,因粮尽而退兵。
正是因为散关举足轻重,所以秦良玉才推测朱元璋会重兵把守散关,因此向马腾建议走散关北面一百二十里的段谷;一路向东,经过榆糜、雍县、郿国直抵扶风,这样的话就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程。最后再从长安南方的蓝田向东进军三百里左右便可抵达上洛,与接应的卫卿、赵云会师。
“现在只能改变计划了!”秦良玉清秀的眉头紧蹙,一脸慎重。她的抉择关系着三万多西凉勇士的性命,让秦良玉不得不慎之又慎。
一大帮老爷们围在身边,却要靠一个女流之辈拿主意,这让马超有些惭愧,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柔声安慰:“良玉你也不必心急,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就在略阳驻扎几天,派斥候刺探清楚了再说。”
秦良玉毫不犹豫的摇头:“不行,兵贵神速!咱们走的越慢,就越容易给朱元璋、杨素从容设伏的机会。既然王姑娘说有绕过散关的小道,咱们就不走段谷了,让朱元璋的伏兵扑个空!”
“嗯嗯,我以前经常跟随父亲向长安贩卖谷米,为了缩短行程,便经常抄近路走这条小道。”王异点点头,把自己知道这条小路的缘故解释了一遍。
“那还等什么,装车启程!”马超大手一挥,沉声下令,对于妻子的话马超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众将领命。指挥着手下的士卒从县城里找来马车,一阵风般把略阳县城的粮仓搬了个空,然后就地生火做饭,全军上下饱餐一顿,人缄口马摘铃,在王异父女的带领下离开了略阳县城抄小道奔散关方向而去。
夜色昏暗,马超一骑当先。与担任向导的王异父女行走在大队人马的最前方。
秦良玉、马云騄、秦明等人俱都披盔挂甲,衔尾而行。马铁、马休兄弟督率中军。马岱提刀殿后,这支由两万七千骑兵,忠、蓝玉等将领对朱元璋的判断佩服不已,李文忠拱手折服:“不知舅舅如何判断到马超一定会去略阳劫粮?然后在略阳布下陷阱,谎传情报,放出我军在段谷设伏的风声?”
朱元璋正襟危坐,踌躇满志:“马家军粮草不济,又与韩遂反目成仇,而天水有赵匡胤重兵把守,广魏郡有呼延赞、张鲁坐镇,马超要想破城,绝非易事。马超急于突围,自然不会强行攻城,而其他新阳、西县、清水几个小县城人口不过万余人,城中粮草寥寥无几,对于马家军来说不过杯水车薪,所以这略阳就是马超劫粮的不二之选!”
徐达击掌称赞:“所以朱公你就在略阳县城放出了风声,说我军主力在段谷设伏,诱使马超改走散关。”
“呵呵……为了让马家军钻进口袋,我可是下了不少血本呢,略阳城中的人马与粮草就是我的诱饵!为了骗过马超,就连韩杨、周褒这俩蠢货都被蒙在鼓里,他们桌案上的文书信笺全都是我军在段谷设伏的消息,只要马超拿下了略阳,看到了这些书信,又怎会怀疑这其中有诈?”朱元璋抚摸着唇角的胡须,对自己的这次欲擒故纵之计颇为得意。
“可是现在马超军不知所踪,舅舅你如何确定马超一定会走散关小道?”李文忠挠挠头皮,仍然有些半信半疑。
朱元璋冷哼一声:“从天水、广魏一带去长安只有散关、段谷这两条路径,马超既然不敢走段谷,难不成要强攻散关?”
“散关龙盘虎踞,只需三千人马便可以挡住马超,除非马超疯了才会强行攻关!”蓝玉找机会插了一句。
朱元璋颔首:“这不就得了,段谷不敢走,散关过不去,难不成马超要原路返回凉州等死?走投无路,他自然会向略阳的土著打探道路,而散关北面的那条山路就是马超的唯一选择,也是马超葬身之地!”
说到这里,朱元璋拍案而起:“好了,马超正在上钩,诸将随我火速去散关北面的山路设伏,争取一举剿灭马家军,让杨素白等一场,徒看我军立下大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