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鹏以为多尔吉说的小镇是一个都是蒙古包那样的地方,就像乌兰巴托的郊区那样。结果到了之后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标准的苏联式小镇,几座戈尔巴乔夫楼是这个村镇的核心,周围则都是平房,萧鹏来到这里还以为自己到了俄罗斯远东呢。
多尔吉带着萧鹏进了一个院子里停下了车。
“嘿嘿,我这老哥们感觉又能坚持个十年!”多尔吉停下车乐呵呵说道。
萧鹏把车停好后道:“就你这个开法?估计坚持三年就不错了。这是哪儿啊?怎么好像没人的样子?”
多尔吉道:“这也是农业部的房子。那些农业部的人下来工作的时候会先到这里。”
“这里没人?”萧鹏看着拿出钥匙开门的多尔吉不解问道。
多尔吉点头:“是啊。平时都是空着的。”
萧鹏瞪大眼睛:“我去,这里的治安这么好?这都行?”
“治安好?”多尔吉不屑道:“这里相当于九十年代的龙国。”
萧鹏听后恍然大悟。
现在有时候听到一些人说什么‘怀念九十年代’,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说出来那样的话。
就这么说吧,现在在龙国能上新闻的事情,在那个年代都是稀松平常。别说什么抢劫盗窃之类的,三天两头死个个把人都跟玩儿一样!
这说的还是沿海经济比较好的城市!
至于什么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的事情……
九十年代哪所学校没有这样的情况?哪所学校没有收保护费的混混?
现在的校园暴力和那年头的校园暴力比起来算个屁啊!
现在龙国以治安好闻名,可是退到九十年代?如果没有枪支管控估计跟现在的漂亮国差不多!
‘九十年代的龙国’可绝对不是一个治安好的年代。
多尔吉把门打开后,萧鹏跟着他走进了房内:“你怎么知道九十年代龙国治安不好的?”
多尔吉道:“我是甘肃农大留学的,我的同学里有一个是兰州本地人,他给我讲了很多九十年代兰州那边的事情,你知道吗?在那边有个很大的农贸市场,在那个年代能直接买到枪!龙国可是禁枪的!”
对于在那个年代兰州农贸市场能买到枪这事儿,萧鹏表示:这很正常。
曾经龙国有‘三大私枪场地’,分别是青海化隆县、贵州松桃和广西北海的杨屋屯,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距离兰州不远的青海化隆,在九十年代的时候。那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造枪作坊,‘黑枪’都成了当地的支柱产业,农民白天种地晚上造枪。当年打击化隆县黑枪制造业的时候没收了多少黑枪和配件呢?
上千吨!
没错,是‘吨’。
那边的黑枪制造规模有多大可见一斑!
警方打击那边的黑枪制造业容易吗?那真的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执法!
不过光打击也没用,毕竟导致这个情况的原罪是太穷了。
在九十年代的华隆,很多人的生活还跟古装片里似的,住着黄泥茅草屋,以及黄泥院墙小院……
还要帮他们找到致富的办法才能减少犯罪。
于是就出现了随处可见的‘兰州拉面’——‘兰州拉面’经营者一般都是青海人,甘肃兰州可没有‘兰州拉面’这玩意。
多尔吉掀开盖在一个沙发上的白布:“你先坐吧。”
萧鹏好奇问道:“你说这里平时基本上没人用?为什么没人趁虚而入进入这房子?”
多尔吉撇嘴道:“这个镇子上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房子是空置的,你想住在这里随便找个门推开进去住就行。”
“啊?”萧鹏一愣。
多尔吉回答道:“你看到牧区的人多吗?现在牧区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也都往城市里跑。这一点儿全世界都一样。我小时候就是牧区长大的,拼命学习就是为了离开牧区,结果谁想到又回到了牧区。”
他一边说一边升起了炉子。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