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现代都市>少姝的山水> 第18章 彩云易散琉璃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彩云易散琉璃脆(1 / 2)

水沟这边,少婵他们起程不久后,青凤与孝儿就到了,他们得知少姝家里来了贵客,特意送来一些新鲜的蔬果。

少姝很是高兴,立刻答应为他们引见给卫铄相识。

“听闻卫姑娘的故乡在夏县?”青凤娇滴滴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夏县:夏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禹分中国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为侯国地。前22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

“没错,夏县,古称安邑,那可是个地灵人杰的好地方。”少姝扭过头,郑重其事答道。

“夏与涂山氏渊源颇深,想必狐族也很杰出不凡。”孝儿不甘示弱。

两位姐姐只好敷衍他:“嗯嗯,你说得对。”

来到少姝卧室,两人打眼瞧着正忙于放置行李的卫铄,妆台、锦被、更多的是文房用具,满满地铺在炕上,不觉吓了一跳。

抬头瞥见两张俊美秀丽的新面孔——还是少姝的好伙伴——卫铄双眼一亮,立即扔下手里的东西,上前来,热络地与青凤姐弟攀谈起来。

丫鬟们端上来洗好的瓜果。

“这是青凤姐弟带来的,给你尝尝鲜,来,甭客气。”少姝说着,往小丫鬟手里也各塞了一个。

卫铄与青凤热切地交流着京师里孩童常玩的把戏,发觉原来大同小异,女儿们除了女红绣活,也都爱抓子儿,翻花绳,

卫铄一拍脑门:“对了,我来时路过交城,还买到了新鲜玩意儿。”

众人面面相觑之际,她已经跳起来回身到炕上去翻找开了。

“在这里!”接着,她一支支取了出来。

大家凑上前细看,五颜六色的什么啊这是?

细脖圆肚的形状,上部细长的空管连通下部的葫芦状薄壳,通体晶莹,而那葫芦的底部更是清薄如纸。

“这个是用来玩儿的?也太好了吧!”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支,颠来倒去地琢磨。

“这叫做琉璃咯嘣,少姝姐姐你们没有见过?”卫铄难以置信地张大了嘴,不过,能给新结识的伙伴们带来惊喜,这种感觉也让她十分受用。

(琉璃咯嘣:是底子薄脆,吹之有声的琉璃制品,据传已经有400余年的历史,是清朝康熙年间琉璃工匠创制出来的,不过既然山西的琉璃技艺在当时全国驰名,想来或有一定的传承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玻璃制造和西方玻璃进口到中国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考古资料,最迟在北魏时期,中国已掌握玻璃吹制技术,可以吹制器形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因为当时没有玻璃的叫法,所以统称为琉璃也是可能的。据史料记载,中国各地类似

"琉璃咯嘣

"的手工制品都源自山西交城,吕梁市交城县夏家营镇覃村是“琉璃咯嘣”的原始产地,其样式五花八门:有锤形,也有葫芦形、盘龙、檀香壶等多种形式,且大小不一,最大的近一米。此外还可以制作出琉璃喇叭,可以模仿军号声,吹出悦耳的声调。在如今40岁以上中年人的记忆里,这个物美价廉的咯嘣儿多给他们带来过难以磨灭的快乐与满足。作为一项民间绝活,2007年,交城琉璃咯嘣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她拿起一支,将细管噙在口中吹吸,很快地,气流顺势涌进瓶中,到达瓶底,于是那薄薄的、略为内凹的底部迅速上下鼓动起来,映衬着吹气的节拍,传出了噗噔噗噔、咯嘣咯嘣的声响,音色清脆悦耳。

“所以才叫做琉璃咯嘣呀!”大家恍然大悟。

“好听不好听?在交城路两旁有很多售卖的摊位,也有的人像卖糖葫芦那样,在主杆周围插上细小竹棍,再把咯嘣们插在竹棍上,便于挑选,说实话,我头回见就移不开眼了,稀罕得把所有颜色都收齐了,心想带回去给侄儿侄女玩玩儿,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好,我也来试试!”少姝有样学样,青凤与孝儿也迫不及待跟着吹奏起来。

正当屋子里闹腾得不亦乐乎,珐花进来了,见他们嘴边一人一支怪异奇声的“喇叭”,惊得眼睛睁了个滴溜圆。

少姝笑着拉住她,也给她介绍了卫铄,大方的卫铄旋即送她一支“琉璃咯嘣”,欢迎她加入。

孝儿的嘴吹累了,将细管捏在两掌相握的手心间,反复捏动,照响不误,大家直夸他机灵,兴奋之下,没有掌控好力道,那葫芦的薄薄底面竟在瞬息间爆裂了。

大家一时傻了眼,都直愣愣地看着地上的碎渣,才晓得这玩意儿多么不结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朱砂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