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朱砂小说网>玄幻奇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改革(1 / 1)

等待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消息传来的同时,高文刚又召集本地商站、县政府及国有银行代表们开会,商讨有关奥斯曼帝国货币改革的事情。

货币改革,其实在后世并不是什么陌生词汇,很多国家都经历过,远的如19世纪上半叶英国放弃金本位,近的如货币上减少十个零的津巴布韦币制改革,都是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大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施行。

奥斯曼帝国这次想要改革币制,说起来也是出于无奈,不得不改!任何一个去奥斯曼帝国各大主要城市做过贸易的商人都会有个切身体会,那就是货币问题实在太坑人了!打个比方,你从英格兰运了一船铁制品来到奥斯曼帝国士麦那港,售出后得到了大量货币,大概率是奥斯曼帝国铸造的威尼斯样式的杜卡特,俗称“金色庚”。这里我们不讨论货币成色、真假所带来的困扰,只单纯谈论货币本身,假设你收到了足量的、没有破损的、成色十足的银币,然后你去了位于希腊的著名港口萨洛尼卡进行贸易。

对不起!到了萨洛尼卡,这种货币可能就使用不了了,因为这里通行意大利城邦(主要是威尼斯和熱那*亚)的货币,而且是正儿刚才想办法说服了奥斯曼帝国高层,接受东岸人帮忙的货币改革,由东岸帮其铸造全新的货币或者干脆就直接用东岸货币好了,东岸政府担保其不会出现信用方面的问题。

奥斯曼帝国高层在犹豫了很久之后,最终选择了前者,让东岸人帮助他们设计一套全新的银币土耳其第纳尔,与东岸元一比一兑换。前提条件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向奥斯曼帝国政府贷款五百万元,交付方式是东岸政府直接将铸造好的五百万第纳尔运到伊斯坦布尔,让他们得以支付已经拖欠许久的帝国官员的薪俸和军队的薪饷。当然他们目前还欠了各国商人大笔货款,但这不是优先需要支付的项目——必要时甚至可以赖掉,至少可以赖一部分——可以往后挪一挪,公务员的工资和军队薪饷不发的话,怕是要出大问题!

这是高文刚与奥斯曼人磋商了整整一年时间后得到的结果。若放在往常,这个成果恐怕还不容易获得,但在持续多年的战争重压下,财政早就濒临崩溃的奥斯曼帝国最终不得不同意了东岸人的要求,以让渡铸币权的方式获取东岸人提供的贷款,年利率达5%的优惠贷款。

不过奥斯曼人也提出了条件,这个担负为其铸造货币重任的铸币局必须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监管之下,最好是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之上。高文刚一开始并不同意这个条件,不过奥斯曼人态度坚决,双方来来回回多次之后,最后决定将铸币局设在离奥斯曼帝国很近的东岸租借地哈吉港,奥斯曼帝国可以派员监制并查询账目往来——当然这些外派官员也负责从这家铸币局采购第纳尔银币运回伊斯坦布尔,以三十克银的对价购买一第纳尔。

这个条件对双方来说都是最能接受的。奥斯曼帝国获得急需的资金用来救急,同时全新的、成色十足的货币可以恢复其已经崩溃的信用,迅速恢复国内已经极为凋敝的工商业,从而使政府可以收上来足够的税。

不用怀疑统一国内货币和市场对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年代,率先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如联合省、英格兰的工商业都是欧陆最为发达的,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市场可以极大激发经济的潜力,让金钱迅速流动起来,从而增加政府的税收,达成良性循环。

老实说奥斯曼人是不太明白这些道理的,或者说在台上的人不明白,明白人上不了台,总之他们在东岸人劝说下,被动地接受了改革建议,打算以全新的货币第纳尔横扫全国市场,驱逐掉那些在里面大吃铸币税的意大利商人、荷兰人,扫除国内贸易的各种障碍,为最终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做好准备。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丧失铸币权,但这个年代没有铸币权的国家多得是了,奥斯曼市场就充斥着各国货币,反倒是本国政府铸造的杜卡特(其实也是模仿威尼斯货币铸造的)因为成色低劣而不怎么受人们的欢迎,所以没有铸币权什么的都是毛毛雨啦,小意思。

更何况,谁规定奥斯曼帝国每一个第纳尔都要从哈吉铸币局购买呢?呵呵,你太天真了!等到这阵风头过去后,他们完全可以自给偷偷铸造一小部分第纳尔放到市场上去流通嘛。他们当然会控制好数量,而且也会控制好成色(含银量只需比东岸人低一点点就好),以免很快就在市场上暴露,总之还是有很多方法的。而且,等到经济形势真正改善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与东岸人谈判的方式再度取回铸币权嘛,相信那时候东岸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应该不会过于介意的吧?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奥斯曼人的小算盘打得精着呢,现在急需东岸人铸造的第纳尔来救命,等日后换过一口气来后,大家再看!当然东岸人也不是傻瓜,不然包括高文刚在内的之前两任全权特使也不会都想着取得奥斯曼帝国的货币改革大权了。事实上奥斯曼帝国是如此之大,三千余万人口的规模对货币的需求量是极大的,特别是在驱逐了各种杂七杂刚有些遗憾,就像追的一本书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结局一样令人失落。

“慢慢等吧,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杜尔伯特部有一万帐,实在不行先拐了他们也行啊。”高文刚想道。

本书来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砂小说网